1、培育优势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结构调整,推进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
重点项目集中,不断发展壮大医药化工、电子、建材、食品加工四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能
源、纺织、机械三大传统产业,形成了“4+3”工业经济特色板块。
医药化工业――以精细化工、成品医药为重点,合理发展高浓度化肥和生物制药,重点
支持宜化楚星、大江、宜昌鄂中化工、宜昌欣龙、东阳光医药等企业发展。目前已形成年产
万吨酸、24万吨合成氨、75万吨复合肥、吨医药制品的生产能力。年完成产
值亿元。
建材业―一大力发展高标号水泥、中高档卫生洁具和墙地砖,积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
重点支持宜昌华新水泥、惠宜陶瓷、首佳陶瓷等建材企业做大做强。全市已形成水泥
万吨、万件高档卫生洁具、万平方米中高档墙地砖的年生产能力。年完成产值
亿元。
电子工业―一依托东阳光化成箔﹑新京都电子公司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化成箔、
PTC电子元件为主的电子材料,鼓励和培植电子元配件、网络器材、教学设备等产品的开发。
年完成产值17亿元。
食品工业一―以浙江丰岛、宜红茶业、天峡解业为依托,重点发展以软饮料、罐头为主
体的食品工业。目前已形成年产万吨罐头、吨精制茶的生产能力。年完成产值亿
元。
机械加工业―一以船舶制造、输送机械、机械配件为重点,已形成年造船万载重吨的生
产能力。年完成产值亿元。
纺织工业―一以清河股份、南清纺织、宜昌欣龙熔纺为代表的纺织骨干企业,通过提升
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开发适用型纺织产品,提高服装制造水平。年完成产值亿
元。
能源工业一―重点发展东阳光火电厂,支持化工企业余热发电项目,提高水电、煤炭企
业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年完成产值亿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baolishi.com/sbtd/1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