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教授
工作经历
陈志武教授现任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冯氏基金讲席教授,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他于年获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士学位、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年)和威斯康星大学(-年),在中国,亦曾任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陈志武教授是量化历史研究的发起人之一,《量化历史研究》辑刊、《新史学(量化历史研究专辑)》的联合主编。同时,他是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中国民生投资公司全球咨询委员会委员,IDG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银行和诺亚财富独立董事。曾任耶鲁大学雅礼协会理事、北京市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华尔街》和《货币》担任学术总指导。陈志武教授于年中国投资公司(CIC)创建之时,曾担任筹备专家小组成员;于至年间出任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曾联合创办ZebraCapitalManagement基金管理公司并在年至年间为两位合伙人之一。
研究领域
陈志武教授的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金融经济学、金融社会学、制度与市场监管、资本市场、资产定价和投资管理、金融与文化、金融经济史等。近年来,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以及世界经济、文化的变迁与金融市场等,并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清实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系列文章。例如,《清代妻妾价格研究——传统社会里女性如何被用作避险资产?》(陈志武、何石军、林展、彭凯翔,)、《清代官绅家庭资产结构一般特征初探——以抄产档案为中心的研究》(云妍、陈志武、林展,)、《清初至二十世纪前期中国利率史初探——基于中国利率史数据库(—)的考察》(陈志武、彭凯翔、袁为鹏,)、《乾隆中期和道光中后期债务命案研究》(林展、陈志武、彭凯翔,),等等。
陈志武教授的中文著作包括《陈志武金融通识课》()、《中国金融改革,未来会怎样?》()、《金融的逻辑》()、《财富的逻辑》()、《陈志武谈中国经济》()、《非理性亢奋》()、《媒体、法律与市场》()等。
陈志武教的部分中文著作
荣誉及其他
多年来,陈志武教授的研究获奖颇丰,包括格雷厄姆?都德奖()、Pacesetter研究奖()、默顿?米勒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陈教授的著作亦多次在中港获奖,《金融的逻辑》获得过23项最佳年度图书奖,包括《亚洲周刊》华文“年十大好书”(非小说类)、光明日报“年年度图书”、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年度十大图书”、央视读书栏目和《中国图书商报》“年度30本最值得一读的好书”、《新京报》华语图书传媒年选·年度商业图书等。年,他的著作《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获得和讯网最佳图书头等奖。年,陈志武教授在喜马拉雅上开设了《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订阅人数约20.6万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anrui.com/sbtd/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