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所享誉国际的著名高等学府。她的诞生,肩负着“兴学图强”的民族使命;她的发展,创造了“东方剑桥”的恢宏气象;她的今天,凝聚着党和国家、人民的深切期望,努力创建成为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她就是国家教育部“工程”重点建设的浙江大学。
漫步杭城,你可能不经意间就与这所名校邂逅。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紫金港,还有曾经的湖滨,这一个个“水灵灵”的名字,是浙江大学遍布杭城的各个校区名称。他们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杭城最为繁华的都市和最为迷人的景色中,成为“人间天堂”一道不可错过的亮丽风景线。那么,徜徉在杭城之外,比如舟山或者海宁,有没有可能遇见浙大?有人会说,怎么可能?到底如何?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浙大吧。
一
我常常会穿过飘渺的西湖烟雨,循着西湖北面的北山路右拐,进入大树遮荫、蜿蜒而前的曙光路,然后在浙大路的东头立定,向西眺望。路的尽头,绿荫丛中隐约有一个巨型的石坊。石坊之后,则是隐入天际的老和山。在石坊与老和山之间就是老浙大所在地,亦即现浙江大学的玉泉校区。这里校舍林立,科研机构交叉丛生,是国家诸多重点科研基地所在。
来到石坊跟前,“浙江大学”四个大字赫然高悬于顶,两侧是“求是创新”四个篆体浮雕大字,营造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磅礴气势。“求是创新”是浙江大学的校训,告诫浙大人要“务求实学、存是去非”,要“不计利害,只问是非”,它是浙大百年历史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方法路径,也是浙大文化的精髓所在。可以说,这是浙大人心中最为珍贵的族类图腾和文化符号。
进入石坊之后,发现整个校区被浓密的绿荫遮盖,形成了“三纵两横”的校园交通网。“三纵”即崇德路、体苑路和智泉路,均呈南北走向;“两横”即“求是路”、“树人路”,均呈东西走向。从这些道路的名字看,我们很容易就勾画出浙江大学的办学方针——办学目标是“树人”;标准是“德”、“智”、“体”协调发展;路径是“求是”。“三纵两横”的校园网络也使整个校园的校舍与景观得以错落有致地舒展开来,将整个校区纺织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玉泉校区可以看到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景点:体苑路上的毛主席像、夏公亭,求是路上的文保建筑群,泉智泉路上的竺可桢纪念馆,树人路上的西迁之路石雕、母与子雕塑,图书馆前的竺可桢像、团结向上雕塑,曹光彪科技大楼前的求是碑……它们或坐或立,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虚或实,或简或繁,无论以怎样的形式进入游客的视野,都在默默诉说着浙大百年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在第十一教学楼门口,一块几乎隐没于草木之中、古旧的“求是书院界”石碑,像一位百岁老人,见证着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的诞生与兴衰。它原本立在求是书院原址蒲场巷(今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附近,标识求是书院边界。求是书院由浙江巡抚廖寿丰和杭州知府林启等人于年创立,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堂之一,培养了邵飘萍、陈布雷、蒋百里、蒋尊簋、蒋梦麟、郑晓沧、何燏时、钱家治、马宗汉、许寿裳等一大批杰出人士,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科技教育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树人路与体苑路交界口的“西迁之路石雕”,则见证着浙大从苦难到辉煌的西迁办学历史。在石雕画面中,有提着箱子、昂首阔步的学者,有扛着书箱、跋山涉水的学子,有围坐一团、沉思问学的青年,也有看护幼童、无限慈爱的母亲。它是一幅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知识分子的集体画卷,警示浙大人、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知识分子,要铭记抗日战争中西迁办学这段浴火重生的燃烧岁月。面对石雕,我仿佛看到,-年间,为坚持办学和保存文脉的竺可桢校长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历尽艰辛,一迁浙江淤潜、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年1月终迁于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并在此坚持办学近七年,整个行程余公里,足迹遍及浙、赣、湘、桂、粤、黔六省。这段历史,史称“文军长征”,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一串永不泯灭的烙印。这一时期的浙江大学虽然在硝烟弥漫中动荡挫折,但却云集了马一浮、竺可桢、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贝时璋、罗宗洛、谈家桢、卢鹤绂、胡刚复、张其昀、谭其骧等一大批举世无双的优秀学者,培养了李政道、叶笃正、谷超豪、程开甲、朱祖祥、张直中、施雅风、程民德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青年英才。这些人,后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师生就有50余人。当时的浙江大学被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称赞为“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
在智泉路的南端,有一幢如同大船扬帆的大楼就是邵逸夫科学馆。它于年落成,由爱乡楷模、浙江宁波籍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建。邵科馆建成后,许多重要的学术交流会议在这里举行,成为浙江大学科学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是见证浙江大学历史的又一个重要场所。比如,年4月,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之际,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李鹏同志来到浙江大学视察,就在邵科馆一楼会议室出席了全校中层干部会议,听取了校领导关于浙江大学实施“工程”的汇报。李鹏发表讲话,谈了关于高校的领导体制、办学自主权、学科结构、宏观调控等问题。在四校合并、联合办学这个问题上,他说:“联合办学的问题,我是主张办一批,总结经验,然后加以推广”,他说“要下决心,你们办了,国务院批了,全国就这么一个大的,要下决心办好。”他还说,只要浙大团结一致,有很好的基础,一定能够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邵科馆还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新浙大筹建小组共同举办新浙大成立新闻发布会的地方。新浙大的组建,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anrui.com/sbtd/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