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新闻】逢雨不再看海 南昌将开启海绵

发布时间:2016-8-5 19:19:48   点击数:

【商报】逢雨不再看海 南昌将开启海绵

JBN龚莹蕾实习生康佳骏报道:7月13日晚的一场暴雨,再一次把整个南昌“泡”在了水里。近年来,南昌“逢雨必涝”顽疾难破,城市“看海”模式屡屡上演,让公众对城市排水能力有了更大期待。近日获悉,江西省住建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要求新建城区、园区和成片开发区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此举意味着我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已经开始,而这块海绵,建立在长久以来人与水争夺城市、各有输赢的战场上。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燥时将水“释放”。城市“逢雨必涝”表面上是排水设施不给力,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城市建设追求一马平川,往往填湖平壑,处处都是水泥地面,每逢大雨,就严重依赖管渠、泵站等排水设施。这种排水措施,往往跟不上暴雨的速度,导致城市“逢雨必涝”。建设海绵城市,就是通过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雨水湿地等“海绵体”来组织蓄洪、排水,实现“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极大地减缓排水设施的排水压力,进而减缓城市内涝压力。如今,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头戏”。

有市民调侃称,现在这个季节就是个“观海”期,并表示如果要出门必须要有“嘀嘀打船”的业务才行。长期以来,急速城镇化的城市硬壳不断扩张。大量新增建筑矗立在被填的湖泊和湿地——城市海绵的天然气孔——上。长期以来的“向水谋地”让人们忘记了应该“退地还水”。

针对南昌市长期存在的“内涝”问题,《意见》要求新建城区、园区和成片开发区要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老城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改建、水系治理等要同步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公园绿地建设。推进城市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带状河道绿地等各类公园绿地建设。确定各类公园的面积和边界并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推进城市“双修”工作。积极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推进污水大气治理。到年,设区市城市建成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县级城镇建成区污水收集率达90%以上。

南昌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工程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将把九龙湖片区的核心区作为试点区域,应用海绵城市的具体建设技术,从中找出适合我市特征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形成“南昌标准”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现在相关意见已草拟完毕,正在等待上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复。

更多内容请登录江西商报









































白癜风发病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anrui.com/sbtd/1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