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副刊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发布时间:2025/1/9 18:55:20   点击数: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ask.bdfyy999.com/

刘克定/文

戏曲演员练功,有如推石上山,不能稍歇。“外练筋骨皮”好理解,腰腿功夫、劈叉、腾跳、打旋子、下腰、踢腿、拿顶……手眼身法步,唱做念打舞,都与筋骨皮有关,但这都是外功。难练的是内功,“内练一口气”,虽然只是“一口气”,就不大好入门,入了门也难以登堂入室。

据说有位歌唱家听到蛙鸣,感到非常惊奇,小小青蛙,发出的声音是那样浑厚,那样响亮,它是怎样运用共鸣发出声音的呢?他找到一只青蛙,用一只脚踏在它的身上,只见它很自然地用气将自己鼓撑起来,像一个皮球,承受了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当歌唱家的脚松开的一刹那,它一跃就跳到草丛里去了。歌唱家惊叹青蛙的气口,认为艺术家应该研究仿生,将青蛙的共鸣用到发声方法中去。

戏曲演员也讲究气口,演戏的时候,手里没有拿话筒,舞台边儿也没立话筒,也不用打字幕,但唱腔和念白声音很清晰响亮,即使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够听得清清楚楚。凭的就是气口。

“按字行腔”,腔靠气出。用气用得好,声非加疾,却可以传得很远。

著名京剧演员裘盛戎善于用气,晚年在研究气口上下了很大功夫。汪曾祺在《裘盛戎二三事》一文中写道:“他跟我说:‘老汪,花脸唱一场戏,得用多少气呀!我现在岁数大了,不研究气口怎么行?’”真是无独有偶,俄国一位耳鼻喉科的专家对裘盛戎的气口发生兴趣,觉得怎么裘的花脸唱腔听起来嗡嗡作响,像一个大音箱里发出来的声音。尤其“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一句,“封”字儿的鼻音,满场灌耳,觉得不可思议,要对裘盛戎的鼻腔进行研究。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老一辈艺术家身上,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有不少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功夫是练出来的。年轻的戏剧演员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练好基本功,不仅练出过硬的“筋骨皮”,还要练出出色的气口。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baolishi.com/sbtd/15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