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明rdquo创未来,

发布时间:2021-7-2 13:26:17   点击数: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是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命脉工程。为深入贯彻《珠海市“明珠”课堂改革实施规划方案》相关要求,积极投身全市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浪潮,我校历史科组在市教研员刘洪生老师带领下,在周映平校长、石乐义副校长和刘军涛副校长等行政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教研员驻点指导谱新篇

自3月中旬以来,珠海市教育研究院历史教研员,省历史学科基地主持人——刘洪生老师已连续一月莅临我校指导教研工作,现场听取了历史科组多位老师的公开课并给予了中肯评价,从“明珠”课堂的推进、教学常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指导。

教研员就新教材和历史科组教师进行讨论

听取高三陈艳梅老师的《新文化运动》二轮复习课

听取高二唐玮婷老师的《古希腊民主政治》和汪琪老师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轮复习课

听取高一李雅书老师和樊晨琛老师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新授课

校领导大力支持开新局

年4月15日下午,高一备课组樊晨琛老师讲授了题为《中古时期的欧洲》的公开课。在刘洪生老师主持下,来自市二中、实验中学、华中师大珠海附中等兄弟学校的近20余位教师现场观摩。周映平校长、石乐义副校长、教务处李士健副主任全程参与听评课活动。

历史教研员刘洪生老师主持开展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周映平校长与历史正高级教师杨国老师交流

樊晨琛老师讲授《中古时期的欧洲》公开课

珠海市第二中学历史科组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杨国老师对公开课进行了精准点评。他认为,樊老师的课史料详实、设问精巧,特别是教学富有亲和力、感染性,能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发现,非常符合“明珠”课堂内在的逻辑要求,凸显了“以导引学,以悟促学,以练提学,以改激学”的教学理念。他指出,樊老师的课堂直接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统编历史教材的深度发展方面,做出了一些可喜的探索。

刘洪生老师在评课时就“明珠”课堂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进一步解读。他指出,“明珠”课堂没有固定模式,一节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升,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的课堂就是“明珠”课堂。刘老师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将教学和评价结合起来,具有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手段,通过设计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而不是“教”,重视教材处理,从而让课堂更加优化。

石乐义副校长在评课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首先对市教育研究院将省实珠海学校作为“明珠”课堂的示范点表示感谢。他肯定了本次公开课的课时内容设计,鼓励历史科组的青年教师以更高的科研精神,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以“明珠”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继续加强深度学习,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历史科奋力迎接新挑战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推动下,为提高历史教师的史识和综合素养,历史科组开展了“共享书香,浸润成长”读书分享会。纵情书海,提升教育智慧,助力梦想的起飞。在这次分享会上,在“共读”与“自读”的交响乐双重变奏中,每位教师分享各自灵动的思绪、精湛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

汪琪老师分享杨奎松教授的《中间地带的革命》读后感

郑波老师介绍了《冷战启示录》的相关内容

杨子贵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南渡北归》中的民国知识分子

尹乐菲老师畅谈军阀现象在近代史中的地位

赵烨老师基于教学的需要,带领大家精读了《第二条战线》

唐玮婷老师分享了夏伯嘉的《利玛窦:紫禁城里的耶稣会士》

谢艳飞老师就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谈阅读体会

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baolishi.com/sbtd/12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