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本文发表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历史教学问题》年第4期
张茂芹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历史教研员,教育部跨世纪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重庆市首批高中骨干教师,重庆市委组织部、西南大学访问学者,万州区学术技术带头人,江北区教育导师,重庆市教研先进个人。在中学从教14年,12年高中毕业班历史教学、班主任管理经历,多次获得区县、地市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长期致力于研究教学现场,有十多年各类大型终结性、高中诊断性评价工具研制的工作经验,对中学历史教师、教材、学生和课堂有扎实的分析指导能力,多篇论文在包括核心期刊在内的各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多次承担主管部门规范的教参、教辅编写工作,合著高校学生历史教学设计用书的编写。
周刘波
正高级教师
重庆市历史学科带头人
重庆市“智慧·情怀”历史
课程创新基地主持人
正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年版)中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指出:“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作为指向学生价值取向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还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历史学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历史学科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讲清“家国情怀是什么”的问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要培育家国情怀”的道理,再合乎逻辑地引出“怎么样培育家国情怀”的方法。此外,我们还要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突出参与性、体验性和探究性,以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效性。
新书推荐
点击上方图片小程序购买
基地介绍
1.基地类别: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
2.立项机构: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3.承担单位: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4.基地简介:重庆市“智慧·情怀”历史课程创新基地以“传承历史智慧,培育家国情怀”为基本理念,通过创新课程育人环境、优化统编教材实施、开发“智慧·情怀”校本课程、搭建教师发展平台等路径,全方位推进课程开发、教学研究、深度教改、教师发展和环境设施等方面建设,实现先进教育理念引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课程改革典型示范三大功能,构建具有示范性、辐射性的中西部历史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高地。
重庆巴蜀中学
学术引领马敏: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学术引领
何成刚、龚育佳:讲述我们历史教师自己的课程故事学术引领
曹华清郑家福:新中国70年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演进学术引领
冯瑛黄开红: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学术引领
庞友海三课:教师必备教学基本功
热文推荐
作者:张茂芹、周刘波编辑:蒋经纬审校:秦方红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baolishi.com/sbtd/11355.html